两学一做

当前位置:主页 > 两学一做 >

焦慧元的薯业之道

来源:  未知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16-11-15 17:24  点击:  
    今年45岁的焦慧元,是条山马铃薯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条山马铃薯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不断发展壮大的见证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后数次荣获甘肃条山集团、甘肃农垦、甘肃白银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劳模等称号,“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以后来,他更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成为条山“两学一做”的先进典范。
    千锤百炼始成钢
    2004年,条山开始小面积试种马铃薯,也是从那时起,焦慧元便开始了他的薯业人生。踏实勤奋,积极进取,潜心研究马铃薯种植技术,在他的带领下,马铃薯项目团队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一路攻坚克难,高歌勇进。从大垄双行到小垄四行的机械化种植模式;从一家一户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项目化运营模式;从没有客户到抓住核心客户为基础,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的营销模式,一度使条山马铃薯产业成为条山展现现代农业的窗口,也让条山一时走在了甘肃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前列,在整个甘肃农垦掀起了一股改革热潮。
创新节本增效益
    焦慧元的薯业之道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2年开始,马铃薯单产开始遇到瓶颈,2013和2014年他要求每位管理人员做精做细每个生产环节来力突瓶颈,可是收效甚微。2015年,他多措并举,带领团队主要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和同行其它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对马铃薯种植技术规程进行层层剖析,最终找准关键,对症下药。一是,通过改装机械,深松垄心,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水分的传导速度,提高结薯率和大薯率。二是,先起垄后播种,增加土壤的光照面积,提高地温,加快马铃薯出苗速度和整齐度,防止立枯丝核菌的发生。三是,采用马铃薯专用拌种剂,使药物充分包裹每一个薯块,提高拌薯效率,减少种薯烂熟率,增加田间出苗整齐度和主茎数。三项技术的革新,使马铃薯平均单产达由原来的2.6吨提高到了0.83吨,商品薯质量也大大提高,为马铃薯产业事业部创造了上百万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效益,通过成本对比分析,他发现每年花在人工除草这一块的成本每亩地就高达60元以上,对此他果断提出采用化学除草剂。可是选用什么剂型的除草剂,每亩喷施多少,什么时候喷施才不会对马铃薯正常生长产生影响,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和多次试验后,他选用了马铃薯专用除草剂田普,在马铃薯第一遍中耕前喷施,中耕后让它在土壤下形成药膜,从而达到除草效果,经过三年的积累和总结,2016年花在除草这一块的费用每亩地不足15元,为产业事业部每年节约了上百万的成本。
    以身作则树典范
    身为马铃薯产业事业部的经理和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处处以身作则,用党章和党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爱岗敬业的精神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来,他通过创新学习放法,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天利用微信平台发布“两学一做”学习资料,农忙季节更是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搬到了田间地头。在他的带领下,事业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通过“两学一做”补足精神上的钙。
    焦慧元总是用他那独特的风格感染者事业部每一个人。冬闲时他不闲,穿梭在各个地块了解土壤质地,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春播前,奔波于各个片区,及时掌握地温和土壤墒情,做到适时播种;播种后更是每天五六点便开始上地,八点赶回办公室处理政务,只要有空闲他便每天都在各个地头,对每块地的出苗、中耕、滴水以及有无病虫害等情况亲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数。在他的感染下,马铃薯产业事业部每位员工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焦慧元是新时期新党员标准的践行者,是“两学一做”的先进典范。“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焦慧元正是用他的行动,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以诚信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为条山的马铃薯产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文/张霞)